在西安半技仰紹文化的遺址中,出土了一種陶質的口哨,人們把它稱為陶塤。陶塤的形狀不盡相同,有的像橄攬形,中間形狀較粗且圓,兩頭呈細尖形。陶塤二面有一個孔洞貫穿,吹氣之後使可發出聲音。應該說這是目前所知道的最原始的吹奏樂器。陶塤的產生,最初並不是單純為了欣賞其音響效果,更重要的功能還是用於當時的畜牧業或狩獵業,用來召喚或引誘動物。而後,隨著人們對不同音響效果的認識和區分,陶塤才從單音階發展為多音階,逐步演變成為早期的樂器。
塤的音色幽深、悲淒、哀婉、綿綿不絕,具有一種獨特的音樂品質。也許正是塤這種特殊音色,古人在長期的藝術感受與比較中,就賦予了塤和塤的演奏一種神聖、典雅、神秘、高貴的精神氣質。
《樂書》說:“塤之為器,立秋之音也。平底六孔,水之數也。中虛上銳,火之形也。塤以水火相和而後成器,亦以水火相和而後成聲。故大者聲合黃鐘大呂,小者聲合太簇夾鐘,要皆中聲之和而已”。
《爾雅》注:“塤,燒土為之,大如鵝子,銳上平底,形如秤錘,六孔,小者如雞子。”《舊唐書.音樂志》:“塤,立秋之音,萬物曛黃也,埏土為之…”。《詩經》雲:“伯氏吹塤,仲氏吹篪(音池),塤與篪的組合是古人長期實踐得出的一種最佳樂器組合形式,由於塤篪合奏柔美而不乏高亢,深沉而不乏明亮,兩種樂器一唱一和,互補互益,和諧統一,因此被後人比作兄弟和睦之意。古詩雲:“天之誘民,如塤如篪”,說的是上天誘導平民,猶如塤篪一樣相和。塤篪之交也象徵著中國古代文人的一種高尚、高貴的和純潔、牢不可破的友誼。
唐代鄭希稷在《塤賦》中說:“至哉!塤之自然,以雅不潛,居中不偏,故質厚之德,聖人貴焉”。這就是說,塤所發出的自然而和諧的樂音,能代表典雅高貴的情緒和雍容的氣度。所以古代的聖人們是十分器重這種樂器的。
(網路資料) 2009/11/15 08:00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